財經觀點/公共意外險須「無限責任」
2015-07-14 04:01:45 聯合報 陳俊伴/富邦人壽總經理
台灣是美麗的地方,台灣人的熱情與包容名揚四海,但居住環境,卻讓人不安。
近期發生的許多公共安全事件,我們看到和善的台灣人相互支持,共同走過難關,但我們更看到這些人如何被傷害,無法回擊也無法自保,只能哀嚎或咆哮。
復興航空空難過後,我曾感嘆台灣人買的保額怎麼這麼低。但台灣人就是太和善,和善到永遠把可能的事故當做不可能的預測,且保險業者每次大聲疾呼,都被看成在促銷保險,這其實有點悲哀。
台灣人總在事件當下,覺得需要保障,但事件過後,又回到那個傳統心態;買保險時、嫌多嫌囉唆,用保險時、嫌少嫌麻煩。
捷運殺人事件、食安事件、校園學童安全事件一件件爆發,最近八仙樂園粉塵爆事件更成為壓垮台灣公共安全最後一根稻草,這件意外證明:台灣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樣樣都存在公共安全未爆彈。
塵爆事件發生在年輕人的歡樂派對,一個歡樂活動,怎麼會發生重大災難?這種可能導致大眾危險的活動,為什麼一次又一次舉辦,直到發生意外為止。
其實原因無他,因為台灣在經濟、政治發展歷程中,太過忽視公共安全。想想看,一個公共活動本來就該做好人數管制,但政府似乎沒有這種審查機制,讓一個原本只能容納600人的遊樂場所擠進4000人,根本不該發生這種狀況。
但更離譜的是,這次活動的公共意外責任險保單,居然理賠金最多僅3000萬元,若這次有2000人出事,一個人可賠多少?這麼低的保額,簡直不可思議。
所有公共場合依規定都要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。我認為,這個責任險必須是「無限責任」,只能討論個人保額與醫療金額高低,不能有總金額限制。
有關生命保障這回事,台灣很少人買到該有的保障,因為大家都認為,若是不出事,買保險實在浪費錢。但是針對「癌症、重大疾病、重大傷病、殘廢、意外保障、醫療、手術、住院」這些保險項目,都不該有所猶豫。
因為,我們都需要一個安心的感覺,更要一個萬一出了事,能讓我們安心的後盾,這個穩固後盾,就是保險。
(本文由陳俊伴口述,記者孫中英整理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