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大金融系教授楊曉文指出,台灣人對政府退休金制度的信心分數僅50分,改以靠自己儲蓄成為退休收入準備第一來源。(photo by 祝潤霖/台灣醒報)

【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】「退休準備年齡從43.29歲大降至37.87歲,年輕世代對未來的危機意識增加!」針對台灣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,政大金融系教授楊曉文20日指出,台灣人對政府退休金制度的信心分數僅50分,改以靠自己儲蓄成為退休收入準備的首要來源,其中對醫療保險的需求也逐年增加。

退休準備金創新高

「民眾每月願意為退休準備金額創新高,平均達1萬5,086元,從2019年的8,685元提升了6,401元。」其中,30世代1萬2,445元,40世代1萬4,964元,50世代1萬9,164元。楊曉文強調,在退休準備投資組合中,股票或債券49.8%躍升至59.1%,為定存,定存從59.6%降至57.3%,保險53.1%變53.2%,共同基金從37.6%降至35.8%。

「高齡化社會不只要考量退休財源,還要涵蓋長照及醫療。」楊曉文報告,台灣人對退休生活滿意度有81分,但對退休金制度信心僅50分,長照保障信心分數55分,健康保障信心分數60分,可見滿意並不表示財源充裕。

楊曉文報告,台灣人對政府退休金制度信心度落入紅燈,對自己準備退休金的信心度則從紅燈轉至黃燈。退休準備年齡從2016年的平均43.29歲提早到2020年的平均37.87歲,提早5.42年,這也意味著起跑線前推。

醫療保險需求上升

「民眾對長照2.0了解程度上升,整體從紅燈來到黃燈。」楊曉文指出,已退休族較了解長照2.0制度,但卻較擔憂無法獲得2.0的資源,未退休族則較了解商業長照保險。超過5成民眾對醫療保險做過調整,在近1~3年增加實支實付醫療險;曾使用過商業醫療險的民眾,有6成以上調整過自己的醫療險保障。

楊曉文說,看到這數字非常開心,很希望年輕人重視複利的利率效果,每年只要準備8萬多就可以了,但這幾年利率低,如果沒有找到好工具、又沒有提早布局就是雙輸,「定存現在不到1%,30年投資ETF報酬率有20~30倍,所以一定不是定存這個工具。」

來源:台灣醒報

scroll back to top
2292745
線上會員 0
線上人數 31